为庆祝“广西三月三”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在三月三前夕,我校师生深入基层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和“壮锦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文艺下乡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展演、非遗传承、互动体验等形式,将优质文化送到乡村和中学校园,在乡村振兴中注入青春活力。
光影交织映初心 艺术乡野共翩跹
在信都仁义镇双龙村文化广场,暮色渐染时分,我校大学生艺术团带来的粤语歌曲《喜欢你》《海阔天空》点燃全场,激昂旋律回荡在山水之间。紧接着,歌曲串烧《乡音乡情》、乐器演奏《兰亭序》、小组唱《同心共筑中国梦》、群舞《日出日落》等节目也轮番上演。来自八步区社会企事业单位代表们也纷纷送上了帽子舞、广场舞、瑶族舞以及采茶调等极具特色的节目,我校学生与他们同台演出,共同为双龙村呈现了一场文化盛宴。现场掌声连绵不断,村民们举着手机拍照记录这精彩时刻,这场跨越年龄与职业的文艺联动获得广大村民的一致称赞。


文艺下乡表演
舌尖非遗润心田 共话振兴新图景
活动特别设置的“丰收市集”成为焦点。金黄的玉米串、晶莹的五色糯米饭、酸甜的脐橙与非遗手作工艺品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立体的乡村振兴画卷。大家现场制作贺州油茶,了解传统饮食文化,村民们捧着热气腾腾的油茶激动说道:“这些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精彩节目,更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新模样。”市集另一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竹编技艺,大家围坐在草席上,跟着老师傅学编蝈蝈笼,欢声笑语中传承的种子悄然生根。


现场体验活动
行走课堂育新人 文化赋能谱新篇
我校青年学生志愿者与壮锦创新创业团队携手走进贺州市八步区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壮锦非遗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他们通过课堂,讲解壮锦历史、技艺及文化内涵,结合纹样竞猜、壮锦宣传片展播等互动环节,让抽象的文化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为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体验感,志愿者们组织抛绣球比赛、民族舞蹈体验等充满壮乡风情的户外互动项目,师生们热情参与,在玩中学、学中乐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壮锦非遗进课堂

抛绣球比赛现场
从大学舞台到乡村广场,从大学课堂到中学讲台,这场横跨城乡的文化接力,是我校“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学子们在舞台上锤炼专业技能,在课堂上传播非遗文化,在市集里感悟乡土文化,在与村民、中学生的交流中厚植家国情怀。我校将继续以文化为桥、用艺术赋能,持续开展非遗传承、艺术支教等活动,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在贺州大地上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