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对外国语学院石婕妤老师来说绝不是偶然,她具有吸引学生和掌控课堂的“魔力”。
理解尊重走近学生
“亲切和蔼、诲人不倦,非常乐于指导学生,而且工作特别认真负责。”正如学生的评价,初次见面,石婕妤犹如一汪春水,给人一种清新温暖、平静恬淡的感觉。
待人温如春水的石婕妤总能与学生保持同理心,掌握共感力。“刚上大一时,因受方言影响[θ][f]不分,来自藤县的石老师打趣说是我‘邻居’,耐心帮我纠正发音,经过刻苦练习终于克服了发音缺陷,口语变得清晰标准。”一位来自岑溪的学生回忆。
了解学生,因类施教是石婕妤一直秉持的观念。她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日常话语等行为洞察他们的学习程度,为每个学生有针对性地给出平等而又各异的关心与支持。课堂上也会根据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理解尊重、良好沟通是石婕妤走近学生,有效帮助学生的金钥匙。无论何种情况她都站在学生角度与之对话。部分学生对早读课提出质疑,认为学校和学院管理过于严格,石婕妤就以主持人齐鲁豫每天凌晨4点起床为例,说明每个成功者光环背后都有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让同学们感同身受。
生动有趣吸引学生
如何让听力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一直是石婕妤不断思考的问题。“学生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但是听说能力一直很缺乏,英语教学一定要在这方面加以调整。”
听说不分家,石婕妤通常会以与课堂听力内容相关的话题讨论开启教学。如学习Global Warming一课,她以“到底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题展开课堂讨论。课前布置学生观看英文原版电影An Inconvenient Truth,让其真正理解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学习The Earth at Risk,会提前让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词汇,观看The Day After Tomorrow, Tangshan Earthquake等电影,并对电影内容进行复述,或者谈论观后感受。有时又会即兴设置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模拟对话,演出一场精彩大戏。“这样一来,学生既拓展了知识面,也接触了真实地道、生动自然的语言。”石婕妤道出了她课堂的用意。
课下,石婕妤也乐于与学生积极互动。课间常让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表演英文歌曲或舞蹈,有时和同学们一起唱一起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石老师上课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英语学习变得十分轻松。” 上过她课的学生大都这样评价。
跟踪考核督促学生
“学生学期考核不能只看期末考试成绩,还要看动态学习过程能否很好地完成学期学习任务”。为全面掌握学生课程学习动态,保证学习质量,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石婕妤上学期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期末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比由30%增加到50%,从而强调过程性评估,强化学生日常学习监督考核。
石婕妤将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表现、参与程度、配合情况等都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围。他利用学院蓝鸽英语学习平台,MyET、扇贝词典等学习软件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语音语调、词汇量掌握等学习效果进行适时动态监督,发现学生在英语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给予学生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监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增强了学习效果。
“石老师的教学管理既生动活泼又科学有效,既挖掘学习潜能又激发学习兴趣。在她面前,我们是学生,更是朋友。”她的学生纷纷表示。
采访结束时,石婕妤说,她只是在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我愿做一束饱满的稻穗,奉献学生更多的果实。”